农村丧事的5个老规矩,越早知道越好!于都杨公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4-04-18 22:45
农村丧事的5个老规矩,越早知道越好!于都杨公风水
丧事也是喜事的一种,因为古人认为老人年纪大了而去世了,这是一种喜丧,因此把这样的喜事也称之为“白喜事”。
从古至今,在农村对于白喜事也是有着一套复杂的流程和规矩的,可以说有些是早就约定成俗的老规矩了,世世代代大家都是这样遵守的。
即便是到了今天,有些老规矩依然还在传承。那大家都知道农村白喜事有哪些规矩呢?这五条大家要了解,越早知道越好。
一、村里老人去世了,如果被邀请去帮忙了,最好不要拒绝!
在农村,老人去世不只是家族的大事,对于村民来说也是大事情。当家中有人离世,家属往往会邀请村里的乡亲邻里前来帮忙。
毕竟丧事是比较繁重的,也是需要大量人员帮忙的。
因此,当被邀请参与丧事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拒绝。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家属的关心和支持。
在农村社区中,互帮互助是一种传统美德,拒绝邀请可能会被视为冷漠或不尊重。
而且如果你这次不帮他们,下次自己需要别人帮忙了,一样也会被拒绝。所以古人早就约定成俗了,那就是“白事到,红事叫”。
二、报丧是不能说“死”字的。
当家里有亲人去世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报丧。即便是现在已经有手机了,距离再远一个电话也能及时通知到对方,但是在报丧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是很忌讳直接说“谁谁谁死了”。
而是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来告知对方,比如“老了”、“过世了”、“走了”、“不再了”等。当知道了以后,对方也不能说“死”字等,要及时安慰。
这种避讳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更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如果直接这样说,可能得罪人不说,而且还会被人认为你太不会说话了。
三、有孝在身的话,不能去别人家串门。
在中国的孝道文化中,孝顺是为人子女的基本道德要求。当家中有人去世,孝子孝女需要在家守孝,以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在这段期间,他们通常不会外出串门,更不会参与娱乐活动。像古代都有守孝三年的传统,但是现在基本没有这个规矩了,一般“头七”后就结束了。
只是要注意,在守孝期间是不能去别人家串门的,这一规矩体现了孝道文化中的“哀戚之情”,也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遵循。
在农村地区,这种习俗更是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在守孝期间外出串门是对逝者的不敬,也是对家族和村庄的不尊重。
四、“夫妻不送葬”。
“夫妻不送葬”这一规矩,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它指的是当夫妻中的一方去世时,另一方不宜参与送葬仪式。之所以这样的规矩,其实更多的是对活着的一方考虑。
夫妻是相伴一生的伴侣,当一方离世时,另一方往往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而送葬就是丧事的最后一个程序了,就是送逝者上山安葬了,则对于活着的一方来说是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因此,为了避免对活着的人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也为了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去慢慢接受这一现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夫妻不送葬”的习俗。
五、农村丧事讲究“狗肉不上桌,桌上不摆三盘菜”
在农村丧事的宴席中,有一些特定的饮食禁忌。其中,“狗肉不上桌”就是,在很多地方都是忌讳红白喜事吃狗肉的。
而“桌上不摆三盘菜”则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认为不能摆放单数的菜,尤其是三,或者是三的倍数,这是因为“三”在汉语中与“散”谐音,人们认为在丧事期间摆放三盘菜意味着家庭将要散裂,因此会避免这样做。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这里的三是指实际的三盘菜,分别是指红烧肉、汤圆和豆腐等。这里小编比较疑惑的一点是不上红烧肉、汤圆也比较好理解,为何豆腐也不能上桌呢?你家乡有这种说法吗?
当然了,在农村丧事期间的规矩还有很多,而这五个老规矩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并且很多地方都有流传。这些规矩不仅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在你的家乡有这些规矩吗?还有哪些特别的规矩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赣南杨公风水推荐藏书
#杨公堪舆风水 www.ygkyfs.com
#于都杨公风水 www.ydygfs.com
于都赣派风水师 于都杨公风水杨公风水专家
杨筠松风水 三僚风水风水专家 著名风水师
形势派风水寻龙点穴高手赣州排名兼职杨公
于都杨公风水发源地杰出名师周易经学风水
杨公风水分金真传 赣南杨公风水 于都堪舆
杨公风水论谈 杨公风水 大富大贵杨公案例
正宗杨公风水水法 于都堪舆风水 杨公风水
择吉择日师研讨理气堪舆风水师峦头风水师
江西省于都县杨筠松文化研究协会 陈蔚明
江西省于都县黄麟堪舆风水文化研究学院
#积善缘日课馆 #黄麟小博士
电 话: 15579467658 15279708575
Q Q: 2294300980 1308770460
道教手绘开光灵符有求必应广结善缘
#太岁符 #催贵人符 #防小人符 #开运吉符
#生意兴隆符 #追债符#断情符 #求升职符
#辟邪符#平安符 #招财符 #壮胆符 #利人缘
#官司必胜#生意兴隆符#收惊符#旺桃花符
#破邪镇宅 #防破财符 #考试符 #防小人符
#和合符 #收惊符 #化解克夫 #小儿夜尿符
#心灵开窍符 #镇宅化煞符 #渡劫化灾难
#保命护身符 #超度婴灵符 #赐符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