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吉利开运法 于都杨公风水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4-03-06 21:12
二月二龙抬头吉利开运法 于都杨公风水
2024年3月11日,就是农历二月初二了,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青龙节亦称春龙节,春耕节,万神都会、土地神诞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尊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福,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尤其是五行缺水的信众更是祈福最好的时机。
二月二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
”龙抬头“,万物生发、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探寻隐藏在“二月二”这个盛大节日背后的巨大能量,以最为正确的仪式和姿势,过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图个吉祥如意好兆头。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下恳转运消灾、龙年大吉。
“二月二”为何“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全世界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科学思想,来自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他的一画开天,就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用模仿自然现象、以八卦图的形式呈现了对天体运行、事物发展规律的描述。
据《周易》和五行、天干地支理论,农历二月属卯月,对应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四卦大壮卦,下乾上震相叠。
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天鸣雷,云雷滚, 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九二“贞吉”,以中也,所述和农历二月的特征十分相似。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
古人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三十颗恒星组成。
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
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为什么二月初二便“龙抬头”呢?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据介绍,这种民俗与节令有关。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
到了转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
民间将蛇又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
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民俗专家解释说,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民俗专家表示,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生日,称“土地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中国道教及民间信仰之一,其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
街头巷尾、店铺门口、家户门口都有供奉,民众尊称为“福德正神”。保佑着一方土地之内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洁,出入平安。
土地公的生日这天,为给土地公“暖寿”,有些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
家家户户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为土地公祝寿。每逢二月二土地公诞辰,村里每户人家都会放一挂鞭炮,煎几个荷包蛋,点上香和蜡烛以供奉土地公。
过去那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荷包蛋,所以过了正月之后,就等着过二月二了。北方地区在二月二节日期间有吃猪头肉、理发等的习俗。
民间有句俗语叫:“初一、十五伙头粥,初二、十六事头肉。” 这天拜土地正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
供品:三牲、果品、金衣符纸、茶三杯、酒三杯、求财者再加上五路财神金、土地发财金。
祭拜:点香后先要对屋内拜一下、这是拜地基神,然后在拜土地公,在香火将要着完时、点火焚化金纸与疏文,疏文一定要念诵一遍才能焚化。如果是在店铺祭拜、可以在店内烧五路财神金与财神符,这样的话就会把财气引进店铺内、自然就会生意兴隆了!
龙抬头,道家九大吉利开运法
二月月建为卯,卯为生发之大象。
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一元始,正月建寅。”所以正月份的时候就是寅月,而二月份自然就是卯月了。
卯,十二地支的第四位,五行属木,属相为兔,卦象为震。卯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卯,冒也”。
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凡卯之属皆从卯。"关注璞玄国学。
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
由此可知,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面冒出为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生机开始的月份。
二月二日头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
因为“龙抬头”,就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复苏、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第一吉:采龙气
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此乃卯月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六口气,冥想一团青气从头顶百会穴下行至丹田,充满脏腑,整团青气包裹全身,然后步行向正东方走百步。玄虚提示您路上遇到行人要微笑致意,可吸财气旺气。此为第一吉。
第二吉: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据考证,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第三吉:吃龙食
二月二龙抬头,自然要吃点和龙有关的传统美食,寓意吉祥的大餐,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第四吉: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第五吉: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第六吉: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
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第七吉: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在这一天敬奉文昌神,让文昌神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
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再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这天入学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好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出人头地。
第八吉: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第九吉:引钱龙
龙司水,水润而生财。有些地区盛行在二月二这一天“引钱龙”,当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壶里放置几枚古钱或硬币,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动的河或湖泊打一壶水,一路细洒着回到家,将壶里的水和硬币倒入屯水的缸里,意为龙循水迹引而至家;有的则用铜钱拉红线回家置于瓮中;有的则以煤灰为引钱。小编提示您准备4枚1元硬币,清洗干净放置水壶里,清晨喝上一杯。
二月二龙抬头的禁忌
二月二习俗是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二月初二,龙抬头,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与向往,那么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有哪些忌讳和风俗习惯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讲解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到了二月二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会伤到“龙目”,戳到“龙眼”。早晨担水时,禁忌水桶碰到井帮,否则会碰伤龙头。这一天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还忌讳吃稀饭喝疙瘩汤。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二月二这天不吃面条,因为面条细长,像龙须。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讳吃面条,说是吃面条就是吃龙须,惹了龙王,当年会闹涝灾。不能喝粥、吃米饭,人们认为粥是龙血,米饭是龙子。不能纺花,因为“二月二纺花,胭了龙毛龙抓”。龙抓就是雷电击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伤了龙皮。武城一带忌太阳没升起前出屋门,否则会“踢囤尖”,砸了一年丰收的希望。
在以上的禁忌之外,下面的这些禁忌也要注意:
01. 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02. 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03. 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04. 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05. 走亲访友,看望病人忌初一、十五,下午不探望病人。
06. 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07. 造房木材忌用桑木(“桑”谐音“丧”)。槐木(“槐”谐音“坏”)。
08. 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09. 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赣南杨公风水推荐藏书
#杨公堪舆风水 www.ygkyfs.com
#于都杨公风水 www.ydygfs.com
于都赣派风水师 于都杨公风水杨公风水专家
杨筠松风水 三僚风水风水专家 著名风水师
形势派风水寻龙点穴高手赣州排名兼职杨公
于都杨公风水发源地杰出名师周易经学风水
杨公风水分金真传 赣南杨公风水 于都堪舆
杨公风水论谈 杨公风水 大富大贵杨公案例
正宗杨公风水水法 于都堪舆风水 杨公风水
择吉择日师研讨理气堪舆风水师峦头风水师
江西省于都县杨筠松文化研究协会 陈蔚明
江西省于都县黄麟堪舆风水文化研究学院
#积善缘日课馆 #黄麟小博士
电 话: 15579467658 15279708575
Q Q: 2294300980 1308770460
道教手绘开光灵符有求必应广结善缘
#太岁符 #催贵人符 #防小人符 #开运吉符
#生意兴隆符 #追债符#断情符 #求升职符
#辟邪符#平安符 #招财符 #壮胆符 #利人缘
#官司必胜#生意兴隆符#收惊符#旺桃花符
#破邪镇宅 #防破财符 #考试符 #防小人符
#和合符 #收惊符 #化解克夫 #小儿夜尿符
#心灵开窍符 #镇宅化煞符 #渡劫化灾难
#保命护身符 #超度婴灵符 #赐符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