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
来源:杨公堪舆风水文化研究 黄作者:杨公堪舆风水 黄麟2020-07-22 15:36
北大教授: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殡葬文化的起源,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类早期,活着的人不再将死去的人弃之不顾,而是盖上土石稻草之类,或运送到隐蔽之处,代表着在世的人对死者的眷恋和怜惜,也是自那时起,人类开始出现模糊的殡葬意识。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殡葬开始慢慢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发展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制度和文化。
可以说殡葬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尊严意识、道德感、自我价值、传承、教育、人情味的不断进化。
再看现如今的殡葬改革制度,无疑让殡葬文化开始有所缺失。
北京大学教授吴飞直接坦言:现在中国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殡葬部门就是一个人体垃圾站,它的目的不是维护爱敬之情,不是慎终追远,而是怎么尽快把逝者处理掉。
传统殡葬文化是"陋习"还是"人性的需求"?
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殡葬文化里,老一辈的人去世后,要有一个像样的丧礼,以表明后人对他的尊重,也是尽最后一份孝道。
同样,越是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人物,仪式越隆重和繁琐,由此来体现对死去的人的崇敬,也是通过仪式的不同,来区分死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从丧礼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敬之情,安顿了世道人心。
在国人心中,传统殡葬文化不单单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如封建迷信之类,但是流传千年的除了糟粕更多的是传承。
生者通过种种仪式缅怀死者,即使生命的逝去是一瞬间的,但在活着的人心中,死者逝去并不是一瞬的,哀痛和沉思是持续着的。
所以现在的殡葬制度改革推行时遭遇了重重困难,毕竟哀悼人与人之间最后羁绊的仪式不是所谓制度可以强行改变的。
吴飞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国人的心中,追悼会不算是丧礼,它是一种很粗糙的模式,所谓的"131":念一遍悼词,鞠三个躬,绕一个圈,这不是仪式,不能算是丧礼。
丧礼仪式最重要的是告别之前的吊唁和守灵。"
人们需要郑重地安葬死者,在尽心尽力地准备仪式中寻求生命的完整,这远不是现在改革后的殡葬制度能够给予的。
所以,传统殡葬文化何谈陋习,不过是近千年来"死者为大"的文化教导,更是生者对死者的最后一份爱意与敬意,是人性的需求罢了。
中国人的信仰在祖先的坟前
现代的殡葬制度在一步步割裂殡葬文化,它的出发点着重于处理掉去世的尸体,这使得现在的殡仪馆成了火葬场的代名词。
人们默默地在家里举行完所有的丧礼仪式,哀悼逝者,殡仪馆只是一系列流程里最后的一小段结尾。
吴飞教授认为如今的殡葬行业正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处境,现在的殡葬制度没有考虑到"丧葬是一种慎终追远的文化,对于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来说非常重要的文化",而是将丧葬当成"人体垃圾"来处理,导致了目前的所有问题。
有句话说中国人的信仰在祖先的坟前,我国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足可以看出这一节日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不单单是踏青祭祖,追悼先人的仪式,从古至今,清明节都蕴含了追忆过去、期许未来的含义。
家家户户在祖先的坟前,烧纸跪拜,诉说着近年来发生的事,追思先人,同时许愿祖先的庇佑。
传统文化中有仪式感的殡葬文化,不仅仅是在处理遗体,更是让死者感受最后的温情,表达出人与人之间,即使是生者与逝者,也是有着温暖的联系。
走出"丧葬"困局
殡葬文化的困局绝不是土葬还是火葬或者其他下葬方式的区别,它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实用效率主义的冲突,殡葬的人文意义和殡葬商业化的冲突。
吴飞教授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种下葬方式,都是"出于效率和实用主义的考虑"的极其简化的丧礼仪式。
在兼顾社会温度(也就是人情味)和城市治理中间,可参考南方的一些城市,在殡仪馆设立符合家庭仪式要求的灵堂、告别厅,期间用于亲友吊唁,举行追悼仪式,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达到既实现城市治理,又满足社会人情需求。
毕竟,人情味是殡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点。现代的殡葬制度中,法定丧假时间太短,哪怕是直系亲属去世,也只有短短三天。用制度的条框将人的感情局限,是非常不合理的。在亲人去世后,哀痛期和情绪恢复期不应该是有时间限制的,适当延长丧假,是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最基础的保障。
走出"丧葬"困局最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控制殡葬的人文意义被一步步过度商业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中国人对土地有一种情怀,通过标榜自己"土里来到土里去"、"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以看出,土地文化是扎根在每个中国人心里的。
吴飞教授主张恢复土坟,认为西方的租用墓地不适用于我国社会现状,而树葬、草坪葬之类的下葬方式不如传统的土坟更具有文化意义。
从实践上来说,土坟目前在我国城市地区难以实施。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采用火葬后入棺的大理石墓地,由于如今的殡葬行业过于市场化,价格大都高昂。
殡葬行业成为暴利行业,殡葬文化被过度商业化,引发许多恶性竞争不言而喻。
此时,就需要加强殡葬人文意识,使殡葬行业专注于做好殡葬服务,而不是单纯为了谋利。
简而言之,现在的殡葬制度想要走出困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走的同时,必须要谨记:现在殡葬制度良性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道德伦理规则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