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为赣州古城规划布局
来源:杨公堪舆风水文化研究 黄作者:杨公堪舆风水 黄麟2020-05-22 20:51
杨筠松为赣州古城规划布局
风水文化是赣州旅游的一个文化看点
赣州,是一座占尽东南山水形胜、城池雄伟壮阔的都市。古代赣州城的规划和建设和杨筠松密不可分:赣州古城,是在杨筠松实地踏勘,并按照风水理论进行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才逐步建设完善的。
先来简单普及一下风水中基本知识,风水选择的方式方法虽然众多,然归纳起来其精髓为龙、穴、砂、水四大要素,其原理是“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大准则。
“龙”指山脉,“龙真”指生气流动着的山脉。龙在地表蜿蜒崎岖地跑,由其起伏形态和气势来推断地下“生气”的流动。其中的主山为“来龙”;又山顶蜿蜒而下的山梁为“龙脉”,也称“去脉”。寻龙的目的是点穴,点穴必须先寻龙。
“穴”指山脉停驻、生气聚结的吉穴。提到“穴”,人们便自然想到“墓穴”,其实古人最早是“穴居野处”,故“穴”指用来安居、下葬的场地。
“砂”指穴周围的山势,“砂环”指穴地背侧和左右山势重叠环抱的大好自然环境。砂环,可以使地中聚结的生气不致被风吹散。
“水”,指与穴相关的水流、水向,“水抱“指穴地面前有水抱流。水抱,使地中生气环聚在内,而没有走失的可能。
风水环境选择的四大要素中",“龙”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则“砂、穴”无从谈起,其次是“水”。中国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养万物。水能“载气纳气”,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大山脉能“迎气生气”,山环能“聚气藏气”;水能“载气纳气”。由此,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山主富贵”,“水主财”的共识。赣州古城就处于山环水抱的天然风水格局之中。据考证:赣州来龙:其主要来龙,东为与闽(福建)、赣(江西),边境之武夷山脉,西为湘(湖南)赣(江西)边境之九连山脉。武夷山脉北支;经宁都、南丰、逆万安、至赣县储潭乡之储君山为龙尽。山下即为赣州三潭之一的赣江储潭。其南支;经瑞金、雩都、兴国、至赣县茅店乡之汶潭岽为龙尽,岽下即为汶潭。
九连山脉北支:经宁冈井冈山、遂川、万安至赣县五云乡之水口山为龙尽,与隔赣江储潭之储君山相望,交合为赣州之左右水口砂。
九连山脉中支:由大余之梅关经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至赣州之黄金岭为龙尽。岭尽入为欧潭。九连山南支;由广东南雄,经定南、龙南、寻乌、安远、信丰至赣县起祖星崆峒(峰王岭),岭下为汶潭,舆汶潭东隔潭相望。再由杨仙岭束气过峡直奔赣州城西北之贺兰山(郁孤台)为龙尽气钟,结成当年州府之大穴。
其随龙水,在赣州西面,从九连山脉发源的有上犹江和南康江合流而为章江,是九连武夷山中支和南支的随龙水。在赣州东面,由武夷山发源的有兴国江和会昌瑞金江合流的锦江,另有九连山发源的经龙南、信丰和赣县的桃江,与锦江合流而为贡江。是武夷山南支和九连山南支的随龙水。章贡二江在赣州北龟角尾汇合而为赣江,经储潭出水口北入鄱阳湖,由河口而入长江,赣州之名为赣州,以及江西省简称赣省就因赣江而得名。
赣州三面环水,成一三角龟形,龟头在南门而龟尾在北郊之龟角尾。
赣州四面环山,峰峦秀丽,其尖齐高耸者,东北有马祖岩,东有杨仙岭、酒檀山、峰山(又名崆峒),南有哈湖岽,西南有摇篮山,西有笔架山,西北可望井冈山,北有储君山。朝拱秀峰林立:马祖岩位于艮宫,哈湖岽位于离宫。《逐吉赋》云:“艮丙交峰,登科甲第。”杨仙岭位处乙宫,崆峒山地处巽宫,《经》云:“万元官贵文峰,科甲连登”。尤以哈湖岽邻峰相连而为丙午丁。《经》云:“丙午丁秀拔,独占乎魁元。”
依据中国正统的古代科学的郭(璞)杨(筠松)古法风水术,勘定赣州来龙是由离方之九连山南支,属于旺方来龙,属火,由崆峒起祖,蜿蜒奔至赣州城西北之贺兰山,龙尽而气终。其右随龙水源于广东南雄经龙南桃江至贡江。其左随龙水源于梅关,途经南康江至章江。二水俱源远流长,因而来龙龙气旺盛。贡江为艮寅水,章江为丙午水,峰山来水为癸已水,水东来水为甲卯水,虎冈窑下来水为癸丑水。诸水均之玄湾环悠扬清澈会聚于章贡二江。《天机赋》云:“生水朝堂,螽斯千古。官旺聚局,食禄万钟。”又云:“生与旺而同归,人共财而成吉。”
又云:“生来会旺,聪明之于方生。旺来迎生,富贵之期聚至。” 如此风水格局,加上良好的区域位置,使赣州古城成为一方风水宝地。加上卢光绸和潭全播起义兵占据赣州后,为大举扩城以自固,就请了形势派风水的开山鼻祖杨筠松做扩城风水布局,使赣州古城因地制宜,巧做风水锦绣文章。以风水视角来看,赣州城诚为“山环水抱,人杰地灵”之所,必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唐代,随着梅关古驿道和赣江水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这里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代,赣州“商贾如云”,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造就了赣州古城历史上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成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
赣州城:十蛇聚龟的形胜之地 传说卢光稠主政虔州期间,与杨筠松过从甚密,曾请杨公为其择地筑“卢王城”(即今赣州城)。卢王城位于今赣州城东北角,中心在郁孤台和八境台之间,三面临水。古城为“通天龟形”,龟尾在八境台,故名“龟尾角”。所辖十县(赣县、雩都、虔化、兴国、信丰、安远、会昌、石城、龙南、瑞金,此为宋时虔州十县,不含当时南安军所辖三县,即大庾、南康、上犹)为蛇形,故赣州市过去有“十蛇聚龟”之说。赣州古城中原开有狮子两泉和凤凰、嘶马、金鱼三池。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郡守曾?谯门,掘地得一方石头,上面刻写有钳记云:“穿开狮子两条泉,九秀回龙出大官,金鲫鱼池赐金紫,凤凰池上出名贤”。
杨筠松巧妙地利用了赣州城的地理地貌特点,将古城赣州的轮廓规划建设成为一只巨龟形状,而且是迎逆章、贡两江而上的上水龟。加上章贡两江上游共有10条主要支流,宛如游蛇顺流而下齐聚赣州,这样一来,赣州城就成了十蛇聚龟的形胜之地。
杨筠松还根据赣州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轴线。以北端的衙署为原点(今市公安局),一直向南、向南、再向南。当年杨筠松规划的扩城方向,东西两侧是发展到章贡两江的河岸线为止,扩城的主要发展方向则是由衙署前的阳街(今建国路和文清路),向南发展。直到今天,赣州市的城市发展主轴,都是沿着这条向南的脊线扩展的,上世纪50年代的红旗大道,90年代的文明大道,直到今天正在建设的水南新城区,都脱离不了杨筠松当年勘定的这条城市发展的“风水”主轴。杨筠松为配合卢光稠称王的政治需要,重构了衙署,重构后的衙署,符合称王政治目的的礼制要求,以至赣州的百姓都将衙署称作“皇城”,并延续至今日。皇城前面的甬道和军门楼仍遗迹尚存,经过对皇城遗迹的实测,确认衙署的轴线选定为南偏东10度左右,不仅依制偏离了子午线,而且符合赣南地区采光和通风的最佳需求。至清代中期,赣州古城的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定型,杨筠松当年规划的以衙署和城门为起止点的六条大街,成为了城市的主干道,在主干道划分成的街区内,营造了若干次干道以及密集的巷道。这就是清末赣州城内的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这总共108条街巷,共同构成了赣州城完备的道路网络。其中魏家大院、灶儿巷、南市街古街有不少明清建筑值得考察。
步入古城,我们在龟角尾或站在古城墙上可观赣州古城水口和水口塔。
章江贡江汇合处下游的储潭就是赣州城区风水的水口处,天盘测定为壬子火局。明代万历年间,赣州都御史谢杰,组织赣州士民捐资,在两江合流后的赣江西岸,建造了高达40米,六面九级的玉虹塔,因塔身粉有白灰,俗称为白塔。白塔所处的位置是十八滩的入口,堪称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水口塔,它的功能,一是成为赣州城水口的标志性建筑,为赣江上的舟船导航引路。二是起到障空补缺、美化城市入口空间环境的功能。三是起到镇水的社会功能,以祈求赣州城免遭洪涝灾害,1992年,白塔的地宫中曾出土过一件重达75公斤的特大铁元宝,上面铭铸有“双流砥柱”四个大字,这是对时人建塔心态最贴切的诠释了。四是具有满足人们笃信风水,坚信建水口塔可以聚财心态的文化功能。
此后,赣州城的官绅士民,又于清代的乾隆年间,在城市贡江上游的水口建造了龙凤塔。继之,又在城市章江上游的水口建造了吉埠塔。这样一来,赣州城的三处城市入口,都建造了体量适度、天际轮廓优美的水口塔,使赣州城的周边景观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完美。清代以来,赣州城的营建者,为追求城市主导视野中完美的山水景观,竟然敢为天下先,将文庙、武庙、郁孤台、八境台等城市主要建筑的轴线改为南偏东达到36度,使得建筑的轴线朝向南郊的崆峒山主峰宝盖峰,形成坐三阳、面崆峒,讲求并得到了山水组合的完美“风水”格局。
至此,经过一千余年来数十代人的不懈努力,赣州城的景观系统,换句话说也就是“风水”格局已是山层次分明、水呼应有致,几近完美。具体说,赣州古城的景观系统,可以划分为城市、近郊和区域三大景观圈。人在城中,首先进入人们视线的,是犹如工笔重彩描绘出来的城市人文景观,郁孤台、八境台、慈云塔、文庙等,都以散点透视的形式,一幅接一幅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扩展眼界,则逐渐过渡到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的近郊景观圈,形成的是一轴田园风光长卷,城墙、浮桥、水口塔、万松山、马祖岩,均跃然于画面之上。登高远眺,借取远方的旷野略景,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则又是一幅犹如大写意手笔绘出的水墨山水佳作了。
经考察,赣州城的祖山是崆峒山,经石船山(今杨仙岭)蜿延至天竺山,直延郁孤台为龙尽气钟。当年的舟汝王府的选址以及古城墙和五道城门的布局,都是依照《青囊奥语》的风水理论来选址布局定向的。
根据来龙乙巳入首,以及储潭水口壬子,卢光稠的舟汝王府选址在贺阑山(由螺岭,即今之赣州公安局)的生方,立乾山巽向兼亥巳,坐乙亥穴)。开拓赣州城的东南西三面,开设东门、南门、西门三道城门。东门立乾山巽向兼亥巳,坐乙亥穴,以收艮寅水(贡江)。南门立子山午向,坐戊子穴,以收巽巳、丙午水(峰山支流及章江)。西门立卯山酉向兼乙辛,坐丁卯穴,以收丁未水(唐江水)。在贡江沿岸,设涌金门,立申山寅向,坐丙申穴;建春门立丁山癸向兼午子,坐戊午穴,分别收虎冈窖下至梅林汶潭岽水。